在沈北新区活跃着这样一支队伍,他们由居民志愿者、老党员、退伍老兵等热心居民组成。凝聚群众力量,守护居民平安,期望邻里幸福,他们是“邻里守望员”,他们用爱心和行动谱写出“善治沈北”的群众篇章。
“我的小区我来管!”这是虎石台街道建设社区一库小区邻里守望员曲雯提出的,她不仅以此作为口号,更是身体力行,真正做到改造小区、美化小区。她带动邻近的小南二小区守望员王奉春、矿一小区守望员李桂云、南北小巷以东小区苏铭等守望员,自发集结起来,共同开展邻里守望。

他们是小区设施的“维修工”
曲雯不仅自己是一名优秀志愿者,她更带动丈夫孙效仲一起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活动,成为一库小区内有名的“志愿模范夫妻”。
孙效仲1988年从部队退役之后,依旧保持着军人的优秀品格。拿出工具包、打开台灯、戴上眼镜、开始维修……热心肠的孙效仲一直义务帮助邻居修理电饭煲、电灯、窗滑轮、雨伞、切菜板、菜刀、饭桌等各种小物件,用自己的一技之长解决大家生活中的“小问题”,让生活中的小物件重新发挥大作用。
孙效仲听说小南二小区单元门关不严,便自制3个门鼻子,带上门弓子,拿着电钻,和曲雯一起修复单元门。因大门钢质好,他反复多次钻眼,才能把门弓子安上。寒冬腊月,寒风刺骨,他却毫不在意,在寒风中修好了单元门,为居民群众防卫好了家门。
孙仲孝和张玉明、许家忠、马瑞苹、许奎福等人修缮塌陷的下水井,保障了小区居民的出行安全。王奉春等人从财富广场捡回两块长条海绵,装修室内剩的绿色棉布,把小区居民自做的椅子包上,使老人的歇脚环境更加温暖。

他们是小区环境的“改造者”
一库小区为保障型物业,居住着150户居民,在守望员曲雯夫妻的带动下,历时四年将两楼之间的乱石堆、荒草地转变为一座大花园。
前楼有眼砖,守望员利用眼砖种上绿植。后楼硬覆盖,居民渴望看到绿色,曲雯决定创造条件,为居民们打造更美的环境。决定一出,守望员团队齐响应,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退伍老兵孙效仲、张玉明,共产党员王奉春全部到场,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四天时间做了十四个木制花栏,他们还给花栏漆上油彩,小区增加了一条亮丽的风景线。曲雯买来花籽、育苗,买来杀虫剂给花喷药。每年夏天,鲜花盛开的小区花园,引来路人驻足欣赏。“种上鲜花后,小区的环境变得更美了,生活在这样的小区,我们感觉非常幸福。”一库小区的居民这样评价道。

他们是特殊群体的“贴心人”
建设社区的独居老人较多,关爱帮扶需求较大。二小南小区楼下的座椅数量有限,难以满足老年人休憩需求,王奉春等人自发捡来砖头和泡沫垫,做了两个座椅。
老市场小区李秀云老人心脏不好,没有收入,平时靠捡拾废品为生,其丈夫及大儿子去世,小儿子长期在外地打工。曲雯和王奉春等守望员就时常到老人家帮助打扫卫生、洗洗涮涮、准备换季衣服,每逢佳节陪老人包饺子、唠嗑。王奉春时常把老人的床单被罩拆下来,拿回家里洗。每年春节期间,守望员队伍到马淑芳等独居老人家中,为老人唱歌、带去她们亲手制作的伴手礼,送上新春问候。
曲雯常说:“远亲不如近邻,大家住在一个社区,就是一家人,能帮一把是一把。”邻里守望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这句朴实的话语成为了社区居民共同的信念。
沈阳晚报、沈阳发布客户端记者: 李莉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王沛霆
责任编辑:王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