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俯瞰多角乡。受访者供图
走进西藏南木林县多角乡昌普村秦布隆自然村,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徐徐展开,干净整洁的街道,错落有致的藏式民居,平整笔直的水泥路......
索朗次仁老人正在庭院里浇花,谈及往昔,他感慨地说:“以前我们居住的房子十分简陋,一家人只能挤在一间屋子里睡觉。后来,国家实施安居工程,发放补贴,我们终于有能力盖新房子,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日子过得越来越幸福。”

索朗次仁在庭院中浇花。受访者供图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多角乡的变化明显。过去,全乡土路居多,晴天尘土漫天,雨天泥泞不堪,村民出行不便。如今,水泥路直通家家户户门口,水电供应稳定,通信网络实现全覆盖,村民通过手机就能及时获取外界信息,与时代紧密相连。
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让村民的生活更有底气。索朗次仁老人享受着养老保险,日常花销有了保障,还有耕地补偿、草奖补助、牲畜死亡补助等多项政策福利。如今,家门口就能乘车,曾经遥不可及的梦成为现实。索朗次仁常常教育儿子,要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积极配合村两委工作。

领农机合作社员工在进行翻地作业。受访者供图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在多角乡娘木村,村民珠杰带领农机合作社员工进行翻地作业,他操作着农机,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过去,娘木村采用传统农牧业翻地方式,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合作社成立后,带来了先进的农机设备和技术,翻地时间从过去的一个月缩短到如今的10天左右。”珠杰说,合作社优先雇佣本村村民担任司机等岗位,还为其他村提供工作机会,带动村民增收。2024年,该农机合作社实现分红33万余元,让村民得到实惠。

多角乡昌普村一角。受访者供图
此外,多角乡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推动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化、规模化、产业化转变。该村通过引进先进的种植和养殖技术,推广优良品种,农牧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大幅得以提升。
据悉,近年来,南木林县投入4323.83万元建成5个高原和美乡村,累计实施到户人畜分离1811户,分离户达8394户,累计改造户厕10924户,普及率达85%,151个行政村全部实现垃圾集中收运,农村环境卫生显著改善。
下一步,南木林县将继续秉持新发展理念,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提升乡村发展质量,向着更加美好的明天大步迈进。(达娃 唐婉婷)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