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任飞 每经编辑:肖芮冬
4月9日,中欧基金发布公告称,将于4月10日起,对中欧北证50成份指数A份额、C份额的单个账户申购上限调整至不超过5000元(不含),较该基金此前限购50000元下调幅度明显。
据统计,今年以来,多家基金公司已多次对旗下北证50基金申购上限进行调整,不少公司在各次调整过程中,进一步调低了申购上限。
一般来说,在基金规模快速扩大的背景下,基金管理人选择通过限购来控制资金流入速度,避免因资金涌入导致的潜在风险。4月9日,北证50指数领涨A股主要宽基指数,单日涨幅达到10.27%。
又有北证50指数基金限购,低至5000元
4月9日,中欧基金发布一则公告,调整旗下中欧北证50成份指数发起式基金A份额、C份额的单个账户申购上限。这是该公司今年以来又一次对该基金的申购上限进行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4月9日A股各大宽基指数普遍呈现低开高走态势,北证50指数又一次成为宽基指数涨幅冠军,单日涨幅达到10.27%。
根据中欧基金的公告,此次调整中欧北证50成份指数A份额、C份额的单个账户单日的申购上限为不超过5000元(不含),从4月10日开始执行。从过往的限购情况来看,此次中欧基金对该产品的限购金额较此前一次大幅下调。
今年3月3日,中欧基金曾对该基金调整过申购限额,彼时上限为50000元(不含),是在1月8日限购调整为上限10000元(不含)背景下的一次松绑,而此次为再收紧申购上限额度。
一般来说,在基金规模快速扩大的背景下,基金管理人选择通过限购来控制资金流入速度,避免因资金涌入导致的潜在风险。从市场角度来看,北证50成份指数基金的限购收紧,可能会对投资者产生两方面影响。
有分析指出,首先,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单日限购金额的下调意味着投资门槛的提高,可能会限制一部分投资者的资金配置。其次,从市场供需角度来看,限购政策的实施可能会进一步推高该基金的市场需求,从而可能对基金净值产生正向影响。
Wind统计显示,截至4月9日收盘,北证50指数今年以来的涨幅仍达到16.28%,大幅领先于其他宽基指数同期涨幅。而从基金公司的应对来看,不少主题基金都在进行限购,且是多次进行限购政策的调整。
值得一提的是,业内目前对此类产品的限购各不相同,有的公募旗下产品限购上限较低,比如广发北证50成份指数自3月6日起,就将申购上限定为1000元。
北交所示范带动作用显现,部分公司业绩亮眼
北证50指数的强势表现,也在彰显创新型企业的蓬勃活力与经营改善成效。作为北交所的旗舰指数,北证50指数汇聚了一批具有高成长潜力的创新型企业,其行情活跃度的提升,反映了市场对这些企业未来发展的高度认可。
Wind统计显示,截至4月9日,北交所上市企业已达265家。从已发布2024年年报的43家企业来看,有41家净利润为正,同比实现增长的有24家,超过所有发布年报家数的一半。
其中,新威凌、朗鸿科技、天马新材分别以73.08%、36.63%、34.99%的营业收入增长率暂居前三;国航远洋、天马新材、一致魔芋分别以812.45%、221.44%、64.41%的归母净利润增长率暂居前三。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绩优公司也是北证50指数的成分股。近期,国家持续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重点支持科技自主可控、国产算力、人形机器人、固态电池、商业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北交所作为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其成分股多聚焦这些领域,政策预期直接推动资金流入。
当然,产业的发展与二级市场的投资热情需区别对待。产业成长依赖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而投资热情往往受市场情绪和短期波动影响,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投资者在参与北证50相关投资时,应理性看待市场表现,关注企业的基本面和长期价值,避免盲目追逐短期收益。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