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免费救援280余次!揭秘草原小城里的“民间119”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20:51:00    

在兴安盟科右中旗,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身着标志性的蓝色制服,志愿投身公益,为群众纾难解困;他们秉持“少说多做、默默奉献、完善自我、善待他人”的队训,为社会提供免费紧急救援服务;他们来自不同行业,却怀揣着同样炽热的无私奉献之心,书写着平凡人的不凡篇章。他们,就是科尔沁右翼中旗蓝天救援服务中心的队员。

这支队伍成立于2019年,由队长刘晓松牵头组织,一批户外运动爱好者、热爱公益的爱心人士、越野车俱乐部成员自愿加入。主要参与各类灾害事故救援行动,涵盖户外山林山难应急救援、突发性城市应急救援以及国家次生灾害抗险救援等。


组织应急救护培训


“我们最初只有4个人,如今已发展到28名正式队员、110名预备队员及志愿者。队员中有农民、商户、公务员、企业职工、自由职业者,他们从群众中来,也服务于群众。我们就是想把心怀善意的人聚集起来,一起做好事、行善举。”科右中旗蓝天救援服务中心秘书长李骊然介绍道。

2月12日是农历蛇年元宵节。科右中旗枫雪奇缘炫彩冰雪节活动在图什业图亲王府热闹举办,赏花灯、猜灯谜、放烟花,游人如织,灯火璀璨,但也因此极易发生意外事故。这天,蓝天救援服务中心的队员放弃了与家人的团聚,默默坚守在志愿服务岗位上,积极配合公安部门开展安全保障工作,全力守护群众安全。

“我和爱人都加入了蓝天救援服务中心,也都参与了元宵节的安全保障活动。这是一支专业的公益队伍,它所秉持的奉献精神深深吸引了我们。在这里,我们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自身价值也得以体现,很有成就感。”队员吴斯琴感慨地说。


心肺复苏培训


对于预备队员李晓春而言,加入救援队伍的缘由同样十分质朴。2023年一场大雪后,他驾车时车辆侧滑陷入雪中。孤立无援之际,他试着向蓝天救援服务中心求助,救援队迅速赶到,车辆成功脱困。“从那时起,我就对这支队伍充满向往,之后我便加入其中,也想尽自己所能去帮助更多的人。”李晓春说。

面对各类灾害事故,科右中旗蓝天救援服务中心的队员总是迅速反应,第一时间奔赴现场。3月5日那天,救援队接到水域救援求助,立即集结12人火速赶赴事发地,展开水域搜救任务。经过13个小时的不懈努力,最终将遇难者打捞上岸。2024年11月末,大雪过后,积雪结冰,给群众出行带来极大安全隐患。20余名队员闻令而动,积极开展车辆遇险、低温启动、冰雪路面脱困等公益免费救援行动。2023年,科右中旗遭遇罕见特大暴雨,引发严重内涝,队员们紧急奔赴内涝区域,连续奋战两天两夜,协助转移被困群众170余人,救出车辆50余辆……


开展操船培训


“我们参与的所有救援行动都是公益性质、全程免费。队员的服装、队里的设备全部依靠自筹。能为家乡父老服务,我们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科右中旗蓝天救援服务中心副队长王哲坚定地表示。

为保持队员战斗力、提升救援专业技能水平,科右中旗蓝天救援服务中心还会定期组织开展急救知识、水域救援演练等专业技能培训,队员们也积极参加内外部培训并考取相应资格证书。“做好事不能仅凭一腔热血,还需掌握专业技能技巧,这样才能在救援一线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目前,正式队员均已考取应急救护员证和无线电操作证。”李骊然说。

作为专业化、标准化的公益性救援机构,自成立以来,科右中旗蓝天救援服务中心已组织开展车辆救援、水域救援、失踪人员搜寻等救援活动280余次;协助政府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民兵训练、抗洪抢险等20余次;开展校园安全培训、应急救护培训、水域搜救培训等46次。服务总时长累计达28735.3小时,受益群众达数万人。

无论严寒酷暑,蓝天救援服务中心的队员始终活跃在科右中旗的大街小巷、白天黑夜。他们用无私奉献的精神、专业的救援服务主动担当作为,在风雨中撑起一片“蓝天”,成为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实力量。



记者:王越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