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夫妻成婚都是人生中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总是要举办一个结婚典礼,古代要拜天地,今天要上大酒店办婚宴,请来夫妻双方的亲属和朋友,大家欢聚一堂,在这样的快乐气氛中,宣告双方正式结为夫妻,不论是拜天地还是办婚宴,其目的是一样的,都是分享喜悦,同时向大家宣告夫妻关系的正式成立。
在婚礼上总免不了要有一个主持人来主持这场重要的仪式,他掌控着婚礼的整个流程,从开始到结束都要一丝不苟,力求最好的结果。当然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说一些祝福的话,恭喜夫妻乃至两个家族从此有了割舍不断的关系,表达最诚挚的祝福。
在古代,有这样的一篇祝福辞,就是专门用于婚礼上的,那就是《桃夭》,出自于古老的《诗经》,是记录下来的中国最早的诗篇之一。
这首诗以描写桃花开始,"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是说有一棵桃树长得非常漂亮,春天来了,桃花盛开,整棵树都被桃花覆盖了,你看那千万朵怒放的桃花,颜色明亮鲜艳,在阳光的映衬下,仿佛燃烧的火焰,把天空,把周围的草地,把整个天地都照成了红色,有了它的存在,其他一切都显得黯淡无光。"华"是通假字,通"花"。这一句以桃花起兴,字面上是描写桃花,也是以桃花来比喻新娘子的美丽娇娆,令人心醉。
下一句直接点题,"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是说美丽的新娘子要嫁人了,将要和他的丈夫组建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男女配合才能建立一个家庭,一个没有女人的家庭不能称其为家,有了女人,家才有了温度,才成为一个温暖的家。
"之"是代词,指这个,这位,"于归",古代人认为女子长大了就要出嫁,因此丈夫家才是她永久的归宿,于是说出嫁是"归",是说女子要回归她本来的家庭了。
随着时间的发展,"桃之夭夭,有蕡其实。"是说桃花开了以后,慢慢的就要结果子了,这棵桃树结的果子又大又多又饱满。由此及彼,我们可以联想到这不仅仅是说桃树的结果子,而是也暗喻了新娘子结婚以后就要生儿育女,传宗接代了,孩子既是父母爱的结晶,也是一个家庭的未来,对于父母而言更是他们快乐的源泉,有了孩子,家就变得更令人期待了。不信你看,一旦有了自己的孩子,父母们街也不逛了,聚会也不去了,下了班就直接往家赶,就因为家里面有一个小宝宝,哪怕是工作再累再苦,只要看见宝宝的笑脸,听见宝宝的笑声,也不觉得苦不觉得累了,而且还要更加努力的工作,希望给他们更好的生活,这就是孩子的力量。因此这一句也是在祝福新娘子早日生下一个自己的孩子。
下一句"之子于归,宜其家室。"这个美丽的新娘子要出嫁了,她的美好一定能够帮助她建立一个幸福的家庭。这一句上面出现过一次,只是最后两字的次序颠倒了来,可能是为了押韵。也有说"室家"和"家室"是从男女双方的角度来说的,女子侧重于"家",男子侧重于"室",所谓"男子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角度不同,说法也不一样,但是总体来说差别不大,我们都可以理解为新娘子的到来为整个家庭带来了幸福和美好。
下面更进一层,桃树春天开花,花落后开始结果,随着果子渐渐长大,桃树也渐渐变得枝繁叶茂了,"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美丽的桃树啊,它绿油油的叶子是如此茂密,又大又红的果子点缀其间,"蓁蓁(zhēn)"是说叶子茂密繁盛的样子。
桃树开了花,也结了果,然后整棵树长满了茂密的树叶,从自然规律来看也是这样子的,春天桃花刚开的时候,整棵树上都是花,那个时候天气还有些寒冷,叶子还没有长出来,或者才刚刚长出来,还很幼小,所以我们才能看到那么壮观的桃花,而不被树叶所阻挡,后来桃花落了,结出了小小的果实,随着果实慢慢长大,气温也一天天的升高,树叶也越长越多,终于绿油油的一大片覆盖了整棵树。而桃树也完成了一年的轮回,等到秋天落了叶子,褪尽粉妆,静静的等待来年再一次的盛开,就好像是人生,不同的是桃树可以一年年周而复始,而人生却只有一次。
"家人"我们可以理解为整个家族,也可以就理解为家庭。
这可以看成是对新娘子的祝福,祝福她的家庭子孙满堂,家族开枝散叶,这是古老的中国人最美的祝福,最真挚的希望。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这个美丽的新娘子啊,她会为整个家族带来平安和喜乐。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相优美,旋律循环往复,祝福诚挚感人,表达了古人对新娘子的赞美,和对婚姻的祝福。
现录全诗如下: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