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不久召开的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济南推进会议上,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于永生表示,济南交通运输多项工作都走在了全国前列,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创造了济南样板,提供了济南经验。
济南的“路”为什么能走在前列?发展实绩最有说服力!

济南把交通作为强省会建设的“开路先锋”,在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中走在前、当引领、作示范。“十四五”期间,济南计划实施交通重点项目235个,计划完成投资3675亿元,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3025亿元。在省交通厅交通投资考核中,济南连续3年位列全省第1名。
连续3年名列全省第1,看得出济南为了修路十分舍得投入,下了大气力!
济南综合立体交通网持续完善。“米字型”高铁网加快成形,济莱高铁、黄东联络线和济郑高铁开通运营,高铁运营里程达446公里,通达全国366个城市,通达城市数居全国第4位,前三名为北京、上海、郑州。“二环一联十六射”高速公路网全面优化,高速通车里程890公里。建成跨黄通道21处,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3号线通车运营,小清河全线复航,济南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加快实施。这些交通建设成果可见可及!

从交通运输服务看,济南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中心城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100%。持续优化公交接驳线路,公交与轨道接驳线路达到210条,占现有公交线路条数的53.4%。实现“县县双高速”,所有乡镇半小时上高速,高速路网密度、双向六车道占比均居全省第一。济青高铁列车实现“公交化”运行,平均间隔时间压缩至15分钟。中欧班列年开行量超过1000列次。
济南的交通挺好,当然也可以更好!
此前,《济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后印发。其中提到,济南是山东省省会、黄河流域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同时济南在交通方面的前进方向也得到明确——加快培育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从“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走向“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济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定要有一种钉钉子精神,久久为功、矢志不渝。
作为省会,济南要抓好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落实好《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方案(2025-2035年)》和《济南工作方案》,取得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建设成果。在加快推动全国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建设上展现更大作为,加快实施济南机场二期改扩建,积极拓展面向日韩、衔接“一带一路”的国际航空运输网络,加快打造区域性航空物流集散中心;充分利用优势特点,加快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完善济南国际陆港布局,推动“四港三区”联动发展。
未来,济南需要持续提升综合立体交通路网建设水平。修路的速度还要加快。加快推进济滨高铁、济枣高铁等项目建设,强化济南与省内各市、省会经济圈与鲁南经济圈之间的交通联动。进一步完善“二环一联十六射”高速公路网主骨架,提升高速公路网连接效能和通达水平。进一步推进跨黄通道建设,确保黄岗路隧道、航天大道隧道等跨黄通道顺利实施。今年年底4号线一期、8号线一期和高新云巴也将实现通车。今后,济南要以创建“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和“出租车行业治理示范市”为抓手,推进公交地铁慢行“三网融合”,不断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水平。
济南之“路”还很长,这座城市有能力走在前!(济南日报·爱济南 记者:王端鹏)
来源:济南报业全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