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任朝霞)“乡村振兴背景下‘空心村’治理机制与路径”“县中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探索”“中药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策略”……4月8日,复旦大学“强国之路”思政大课2023级本科生践行课题作业成果展示在该校光华大草坪举行,3600余名学生参与的694个践行课题以海报为载体在现场展出,学生互相交流、碰撞,票选出“我最喜欢的课题”“最想进行交叉碰撞的课题”与“最能触发灵感的课题”。

活动现场。任朝霞 摄
复旦大学从2023年底开始推出思政大课改革,由院士、知名学者和专业教师、思政教师、行业专家同上一门以“强国之路”为主题的思政大课,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感悟“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责任所在,让学生从“学会学”到“学会问”,再到“学会做”。
本学期,思政大课进入“悟”阶段。在上学期的“践”阶段师生跨专业自行组队、开展践行课题的基础上,学生们将把对现实问题的理解和思考,转化为学术问题、研究课题或生涯思考,独立酝酿课题。694个已开展的践行课题,根据课题性质、课题主题进行分组,完成交叉讨论、墙报展示交流、深化思考、感悟总结等环节。
此次作业展示,旨在搭建学生交流互动平台,引导学生围绕“我为强国建设能做什么、怎么做”主题进行深入思考。学校将为本科生提供下一阶段的“发展计划包”,其中包括校内外学科竞赛、 复芏计划(FDUROP)、研究生申请、留学项目、职业规划大赛等内容。展示活动现场,特设有学生发展咨询摊位,包括创新创业大赛答疑、挑战杯答疑等。
据介绍,学校的各类本科生科研计划也会对这些课题开放申请。
作者:任朝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