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临沂临港区:智慧化工厂“强磁场”从何而来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11:29:00    

■“临港在建项目看投产”系列报道之一

在临沂客户端讯 仓储也能智能化?小小的钢卷经过千锤百炼后,将要漂向何方?

日前,记者在临沂临港区华兴源智能海工船板制造和现代化智能仓储物流供应链项目基地内探访,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现场机声隆隆,焊装车间火花四溅,技术人员有条不紊地为项目做安装测试……

作为钢铁行业智能化转型先行者,华兴源智能海工船板制造和现代化智能仓储物流供应链项目以“智能仓储、高效加工、智慧物流”为核心,融合全链条数字化管理,成为临港区钢铁产业延链补链的重要一环。目前,项目已正式投入运营,首批订单将发往江苏地区。

智能仓储系统是华兴源智能仓储物流项目的核心亮点。项目总经理王永双说:“智能仓储的最大优势在于减少人工操作,降低误差率。通过引入上海宝山基地智能仓储系统的成熟经验,所有货品信息均通过中央系统实时同步,操作人员只需在电脑上输入指令,智能行车系统即可完成货物的存取和盘点。”

与传统仓储模式相比,该项目采用三层立体化设计,通过智能化行车系统与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货物的精准定位、自动存取和实时监控。1万平方米的仓储面积可容纳8万吨到10万吨的货物,较传统仓储模式效率提高3倍以上,实现了空间上超高效的规整集约。

加工制造好的产品要如何运转出厂?当智能化仓储系统将货物管理得井井有条时,而物流是企业面对的又一难题。

华兴源自主创新推出“自助办单系统”,打通了出厂的“最后一公里”。该系统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实现了从订单绑定到货物装运的全流程无纸化操作。司机只需在手机上完成人脸识别和订单绑定,即可直接前往装货区,全程无需纸质单据,从装货至离场无需他人辅助,最短10分钟即可完成装卸离场。

“以前司机来提货,需要打印五联单,签字、换单、核对,流程繁琐且耗时。自助办单系统不仅简化了流程,还大幅降低了运营成本。系统还支持实时数据追踪,客户可随时通过手机查看货物状态,大大提升了服务体验。”自助办单中心负责人李敏告诉记者。

仓储和物流的高效运转让华兴源卸下了后顾之忧,他们将更多的重心投入到质量的打磨中。

“我们的设备在能耗和效率上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王永双说,今年华兴源引进了国内顶尖的预处理设备和开平生产线,其中预处理设备单项年处理可达40万吨,完成除锈、喷漆等关键工序,有效保证了钢材的防腐性和质量。配套的开平生产线采用800兆帕的高强度设计,让产品更轻薄的同时拥有更强的支撑能力,满足国内钢铁行业未来十年内对高精度、高强度板材的需求。

钢铁是临港区的优势也是强势项目。依托临港区的大力扶持,华兴源船板与山钢永锋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保证了生产加工的稳定供应。据了解,华兴源海工智能船板项目年吞吐量目标为100万吨,生产加工量达45万吨,预计年产值40亿元。目前预生产产品涵盖船板、硅钢等多品类,项目订单已排到2027年,向国内造船、电力行业供应的同时,还出口到东南亚地区,业务市场一片向好。

华兴源智能海工船板制造和现代化智能仓储物流供应链项目是临港精钢基地延链、补链的精品项目,作为钢铁产业由原料到精品深加工方向的有力延伸,为临港地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临港区精品钢园区服务中心主任李相彬说:“我们会全力优化服务、促进落实,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坚持‘一切思路变项目、一切工作到企业、一切方法在一线’的工作方式,精准帮扶华兴源船板、宸泰科技等省市重点项目,压实项目建设进度,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

智能化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题。未来,华兴源将加快推进智能行车系统的建设升级,加快打造从原料到成品的全流程智慧化工厂,推动临港钢铁产业链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迈进。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梁作金 通讯员 丁凯凤

编辑:张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