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手叠衣物
在位于南山区的深圳市医疗卫生专业服务中心医用织物洗涤中心,日洗消日处理能力达60吨。每天,全市超六成的医用织物在这里“焕然一新”。
每天早上,全市70多家医疗机构收集回来的“脏织物”被专用车辆运送到市医疗卫生专业服务中心。
医用织物经过检查、洗涤、烘干等系列流程后进入折叠区。“一位熟练的工人,按照规范操作,每小时大约可以叠200件织物。”专服中心主任韩艳红说,但折叠机器人一小时却能叠1200件,大约3秒一件。
折叠机器人有两只长“手臂”,挂在衣架上的衣物通过传递带被送进机器内部。机器会不断吹气,并在辅助板的帮助下,实现连续的衣袖折叠,整个过程快到几乎看不清。同时,还能在第一次横折衣物前取下衣架。
折叠好的织物还要经过质检关,然后是洁净度、PH值、细菌菌落数检测,再由专车“护送”回医疗机构重新“上岗”。
清洗配电房
近日,南方电网深圳龙华供电局完成了深圳首个由带电清洗机器人完成的配电房清洗任务,实现“机器人带电清洗配电网设备”的突破性实践。这一成果不仅填补了配网带电清洗技术应用空白,更标志着配网运维由“高危作业”向“智能运维”转变。
“清洗机器人投入使用后,运维人员无需近距离接触高压设备持绝缘喷枪清洗,规避传统清洗作业中安全风险的同时,还可将单次作业效率提升40%。”相关负责人介绍。
该带电清洗机器人内部配备了绝缘清洁剂储存容器,运维人员借助智能控制系统,远程控制机器人的移动并对机械手臂进行操作。作业时,机器人可实现清洗喷头平台垂直2米升降,上下90°调整,左右360°无死角旋转。运维人员通过智能控制即可够精准锁定变压器高低压套管、接线柱等设备关键部位,对设备实施精准清洗。
守护核电站
记者从4月2日召开的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2025年度科研创新合作交流会议上获悉,目前已有一大波智能机器人活跃在核电运维现场,协助守护核电站运营安全。
在刚刚结束的中广核广东阳江核电站Y207(2号机组第七次大修)十年大修中,由中广核运营公司研发的特殊“工程师”大显身手:形似微型坦克的听巡机器人,精准完成核岛内设备状态监测及火灾监测任务;水下爬行机器人为核电厂换料水箱内焊缝拍摄高清“写真”。
在今年2月阳江核电站机组Y505(5号机组第五次大修)大修中,“悟空Ⅱ”机器人“首秀”,其家族8台功能机器人依次深入发电机定转子间隙内部,完成了一场精密“体检”。
深圳晚报记者 周倩 袁晔 蔡志军 通讯员 深卫信 朱敏龙 黄旭
实习编辑 唐昕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