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秦勇 袁敏
一湾涪江水环绕,一排排菇棚在田里铺开,位于蓬溪县天福镇的蓬溪县食用菌现代农业园区,是蓬溪县食用菌的核心产区。
在蓬溪县,集中了多块“全国最大”的金字招牌——全国最大的单体杏鲍菇工厂化生产企业、全国最大的虫草花工厂化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黄色金针菇工厂化生产基地……2024年,该县食用菌产量达16.6万吨,综合产值39.2亿元。打造食用菌百亿级产业集群,是蓬溪县锁定的发展目标,也是蓬溪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重要发力点。

中国蓬溪食用菌孵化交易中心。遂宁观察 刘作鹏摄
小小菌菇如何才能撑起百亿级大产业?近日,记者走访一线寻找答案。
新机制解困 帮企业与市场抢时间
4月23日,四川琪英菌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琪英菌业”)的生产基地内,一批批“新鲜出炉”的食用菌经过处理后,被装车发往全国各地。

琪英菌业生产车间。遂宁观察 刘作鹏摄
琪英菌业是蓬溪食用菌产业的龙头企业,工厂化生产杏鲍菇、鹿茸菇、虫草花、金针菇等多个品种,日产食用菌240余吨,去年实现产值近5亿元。
守住国内市场的同时,今年琪英菌业还持续拓展海外市场。近日,公司外贸团队刚去东南亚转了一圈。“市场对高品质、绿色食品的需求日益旺盛,食用菌产业前景还广阔。”拓展新市场、扩建新基地,是琪英菌业总经理宋强的工作重点。
扎根蓬溪12年,已经过五期持续扩建,琪英菌业的生产基地依旧不能满足消费端强劲需求。与市场抢时间,琪英菌业六、七、八期项目正在蓬溪同步建设。短时间内投入数亿元建设厂房,将给公司现金流带来严峻考验,但宋强并未感到太大压力,“县里的新机制帮了公司大忙。”
蓬溪县现代农业示范区管委会综合办主任唐小英介绍,经过与琪英菌业协商后,七、八期项目包括厂房在内的基础设施均由县国有平台公司出资承建,琪英菌业以租赁的方式使用厂房,“厂房的设计施工,琪英菌业全程参与,确保设备装上就能用。”
在距离老基地不远的六期项目建设现场,施工团队按天卡进度,主体厂房框架已基本完成,计划6月中旬进行试生产。后续的七、八期项目计划8月底交付,11月进入试生产。

琪英菌业六期项目正加快建设。遂宁观察 刘作鹏摄
“在蓬溪县,再造一个琪英菌业不是问题。”宋强介绍,按照计划,3个新项目明年下半年可实现满产,届时公司食用菌日产量将增加200吨,年产值预计突破11亿元。
新布局求变 打造一园两片多基地
4月24日清晨,蓬溪县赤城镇福光村国储林项目林下经济(食用菌)基地,一簇簇破土而出的羊肚菌、赤松茸,被工人采摘、装运。
这130余亩林下食用菌基地是该村针对市场需求全新开发的,自去年12月开始规模种植,目前已有赤松茸、羊肚菌、平菇、灵芝和长裙竹荪等5个品种,预计年产量可达7万斤,产值100万元。
在种植结构上求新求变的不止这一处。在蓬溪县三凤镇,返乡农民工王燕带领当地种植专合社发展灵芝种植200余亩,还在尝试开发孢子粉、孢子油、灵芝粉、灵芝片等下游产品。
打造食用菌百亿产业集群,不能只盯着存量做文章。目前,蓬溪县按照食用菌产业“一园两片多基地”发展布局,已建立食用菌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天福红江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片区、金桥绿色食品加工片区,辐射带动常乐、赤城、明月、吉祥、大石、三凤等10个乡镇,以羊肚菌、大球盖菇、灵芝为主。

蓬溪县食用菌现代农业园区。遂宁观察 刘作鹏摄
食用菌种植遍地开花的同时,更要持续拓展下游产业链。位于蓬溪经开区金桥片区的晟味(四川)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加快投产前的装修、设备安装。该公司建设5条食品生产线,将依托当地食用菌开发食用菌罐头、食用菌酱、食用菌汤等调味品,以更多品类的深加工产品提升蓬溪县食用菌产业附加值。
延伸产业链,蓬溪还有更多尝试。目前,该县已开发多条食用菌主题游览线路,包含食用菌生产参观、“全菌宴”美食品尝、主题住宿等多种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