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鸿宾楼出来,姚海川脸色极其难看。 因为刚刚他从李依依的口中得知,怡亲王这次被紧急召集回京,是因为云南诸地彻底乱了。 从石羊银矿的矛盾开始,滇地的回民对汉人、对大理、昆明属地衙门非议巨大,起先是局部爆发了一些小的暴乱,如姚海川所见的马凌汉等人便是,但因为云贵总督恒春、云南巡抚舒兴阿镇压手段极其凶残,这让那些回民无法忍受。 于是最近,在金鸡村人杜文秀的带领下,大量回民聚众在蒙化起义,杜文秀更是自立为“总统兵马大元帅”,并宣布遥奉太平天国号令 。 并且让朝廷大为震惊的是,这杜文秀所率领的几万回民起义军,在短短时间内已经攻占了云南大理,并击杀了迤西道林廷禧、太和(今大理)知县毛玉成等一众满清官员。 而大理知府唐惇培已逃亡宜川,可以说在回民起义军的进攻下,云南各地的满清守军节节败退。 云南发生这样的事情,让朝野上下为之震动,咸丰皇帝更是大为震怒,下旨命怡亲王成立总领事务府,由郑亲王端华、兵部尚书穆荫、领侍卫内大臣景寿、户部左侍郎肃顺、绿营直隶总督桂良几位肱骨大臣组成。 并且还要求总领事务府需在一年之内彻底平定云南回民叛乱之事。 怡亲王载垣,领了圣旨后,便将总领事务府的所有人都集中到怡亲王府来议事。 “诸位,除了绿营直隶总督桂良正在南方调度,其他人都在这儿了。陛下已经有旨,要求我等需在一年之内彻底平定云南之事,诸位都说一说想法吧。”怡亲王率先开口,给这次商讨定了基调。 下首的端华等几人都是面露沉思之色,并未立刻开口回答。 约莫过了半盏茶的时间,户部左侍郎肃顺率先开口道,“王爷,还有诸位同僚,如今南方正在平定太平天国之事,西北山西之地又在闹蝗灾,这户部内已经捉襟见肘,若再腾出闲钱来平定云南叛乱之事,哪里还有?” 肃顺乃是户部左侍郎兼领三库事宜,如今朝廷还有多少库银,他自然是最清楚的。 “肃顺,你这话说的不对,什么叫闲钱?难道就任由云南那些乱臣贼子胡乱来吗?那咱们这大清的江山岂不是要拱…
从鸿宾楼出来,姚海川脸色极其难看。
因为刚刚他从李依依的口中得知,怡亲王这次被紧急召集回京,是因为云南诸地彻底乱了。
从石羊银矿的矛盾开始,滇地的回民对汉人、对大理、昆明属地衙门非议巨大,起先是局部爆发了一些小的暴乱,如姚海川所见的马凌汉等人便是,但因为云贵总督恒春、云南巡抚舒兴阿镇压手段极其凶残,这让那些回民无法忍受。
于是最近,在金鸡村人杜文秀的带领下,大量回民聚众在蒙化起义,杜文秀更是自立为“总统兵马大元帅”,并宣布遥奉太平天国号令 。
并且让朝廷大为震惊的是,这杜文秀所率领的几万回民起义军,在短短时间内已经攻占了云南大理,并击杀了迤西道林廷禧、太和(今大理)知县毛玉成等一众满清官员。
而大理知府唐惇培已逃亡宜川,可以说在回民起义军的进攻下,云南各地的满清守军节节败退。
云南发生这样的事情,让朝野上下为之震动,咸丰皇帝更是大为震怒,下旨命怡亲王成立总领事务府,由郑亲王端华、兵部尚书穆荫、领侍卫内大臣景寿、户部左侍郎肃顺、绿营直隶总督桂良几位肱骨大臣组成。
并且还要求总领事务府需在一年之内彻底平定云南回民叛乱之事。
怡亲王载垣,领了圣旨后,便将总领事务府的所有人都集中到怡亲王府来议事。
“诸位,除了绿营直隶总督桂良正在南方调度,其他人都在这儿了。陛下已经有旨,要求我等需在一年之内彻底平定云南之事,诸位都说一说想法吧。”怡亲王率先开口,给这次商讨定了基调。
下首的端华等几人都是面露沉思之色,并未立刻开口回答。
约莫过了半盏茶的时间,户部左侍郎肃顺率先开口道,“王爷,还有诸位同僚,如今南方正在平定太平天国之事,西北山西之地又在闹蝗灾,这户部内已经捉襟见肘,若再腾出闲钱来平定云南叛乱之事,哪里还有?”
肃顺乃是户部左侍郎兼领三库事宜,如今朝廷还有多少库银,他自然是最清楚的。
“肃顺,你这话说的不对,什么叫闲钱?难道就任由云南那些乱臣贼子胡乱来吗?那咱们这大清的江山岂不是要拱手送人?”兵部尚书穆荫是个火爆脾气,听到肃顺总说各样难处,顿时上头,不禁怒喝道。
“王爷,我倒是认为可以出兵,不行就由我穆荫带兵前往云南,我不需一年,定会在六月之内彻底击溃回民叛乱。”
怡亲王载垣听到穆荫的话,并未有任何表情,似乎思绪正在打岔,未曾听到穆荫的话。
倒是一旁的郑亲王端华摆了摆手,示意穆荫先坐下,今日本就是来商议,站着说话多少是不大合适的。
“景寿,你也说说。”
郑亲王瞧着一旁正在拿手指头认真抠着屁股下的鹿角椅,心思早不在此间屋的领侍卫内大臣景寿。
景寿也是个武官,他本就对这些事情不上心,见郑亲王问过来,也只好开口道。
“刚刚诸位大人所说,不无道理,但滇地的回民动乱,对云南所地会产生巨大冲击,不镇压定然是不行的。如今朝廷内忧外患,对于这些宵小之辈,唯有以强力进行迅速镇压,也可借此压一压那自号天王洪秀全的势头。”
景寿说的很中肯,就是想借此杀鸡儆猴。如今洪秀全在南方搞得朝廷鸡犬不宁,朝廷军更是疲于应对,此时若能够迅速镇压云南的杜文秀起义军,那也算是给天下人一个警示。
听完景寿的话,在场的诸位大臣都是默不作声。
对于太平天国这个如今横亘在满清朝廷所有人心中的巨刺,他们也就只能逞一逞口舌之利,压根儿就没有任何办法对抗太平军。
从咸丰元年起,这才几年光景啊,洪秀全所率的太平军先后攻破广西、两湘、南京等重镇,几乎大半个南方全然落入太平军手中。
若不是绿营兵、湘军、淮军等在尽力抵抗,恐怕太平军早已打到北京城来了。
“景寿说的好啊,如今咱们呐,得需要一把尖刀来压一压那些南方叛军的气势,不然天下人都会认为咱们大清完了,我的建议也是打,必须要打。”郑亲王端华也开口说道。
“咳咳。”
就在郑亲王端华说完后,一直并未出言的怡亲王载垣咳嗽了两声。
“刚刚啊,你们说的我都听了,无非就是打或者不打,不打的心中那是有百般的困难,打的呢,那是光有一腔的热血。”
“皇上的旨意那是必须要打的,至于什么时候打?怎么打?那是我们今日要来商议的,你们倒好,在这儿吵的我耳朵丝毫听不清,成何体统?”
怡亲王一番话,说的在场的诸位都面面相觑。
“穆荫,你是兵部尚书,且由你来说一说如何平定这滇地的叛乱,说一些实际的,什么你来带兵那些不着边际的话,就不必再提了。”
怡亲王点名下,由兵部尚书穆荫进行率先表议。
“王爷,我这人说话就直,既然王爷不让我带兵,那我就且说一说如何平乱的事儿。”穆荫说着说着,便站起身来。
“诸位大人,虽然这杜文秀所率之回民如今势头正盛,但咱们在云南可还有数万的绿营兵和八旗军,饶是只凭这些,那杜文秀就休想如洪秀全一般作大。”
“我觉得如今唯有以云贵总督、云南巡抚、云南提督等人,组建军队对滇东、滇西等地的叛乱进行逐一清剿。至于军费嘛,那就需要肃顺这边想办法了。”
一旁的户部左侍郎肃顺听的那是眉头紧锁,虽无需再从外派兵,但单是这平叛的花费定然不在少数,诚如先前所言,如今的国库之内,哪里还有空闲的钱财了。
怡亲王听完后,微微点点头。
“穆荫讲的法子倒是可以,只是啊,让军机处下廷寄时,这军费的事情就让云贵总督恒春自行去想办法吧,就说朝廷如今要全力镇压南方的太平军,无旁力协作他们镇压回民起义。”
“不过,有一条,皇上说了必须要在一年之内将云南的事情给平定,完不成的话就让他们自行交付吧。”
在怡亲王说完之后,此次的军事商议便有了最终的结果,下首的诸位大臣都不敢再言语其他,纷纷称是。
很快,从军机处下发的命令从京城出,八百里加急向云南而去。
从鸿宾楼出来,姚海川脸色极其难看。
因为刚刚他从李依依的口中得知,怡亲王这次被紧急召集回京,是因为云南诸地彻底乱了。
从石羊银矿的矛盾开始,滇地的回民对汉人、对大理、昆明属地衙门非议巨大,起先是局部爆发了一些小的暴乱,如姚海川所见的马凌汉等人便是,但因为云贵总督恒春、云南巡抚舒兴阿镇压手段极其凶残,这让那些回民无法忍受。
于是最近,在金鸡村人杜文秀的带领下,大量回民聚众在蒙化起义,杜文秀更是自立为“总统兵马大元帅”,并宣布遥奉太平天国号令 。
并且让朝廷大为震惊的是,这杜文秀所率领的几万回民起义军,在短短时间内已经攻占了云南大理,并击杀了迤西道林廷禧、太和(今大理)知县毛玉成等一众满清官员。
而大理知府唐惇培已逃亡宜川,可以说在回民起义军的进攻下,云南各地的满清守军节节败退。
云南发生这样的事情,让朝野上下为之震动,咸丰皇帝更是大为震怒,下旨命怡亲王成立总领事务府,由郑亲王端华、兵部尚书穆荫、领侍卫内大臣景寿、户部左侍郎肃顺、绿营直隶总督桂良几位肱骨大臣组成。
并且还要求总领事务府需在一年之内彻底平定云南回民叛乱之事。
怡亲王载垣,领了圣旨后,便将总领事务府的所有人都集中到怡亲王府来议事。
“诸位,除了绿营直隶总督桂良正在南方调度,其他人都在这儿了。陛下已经有旨,要求我等需在一年之内彻底平定云南之事,诸位都说一说想法吧。”怡亲王率先开口,给这次商讨定了基调。
下首的端华等几人都是面露沉思之色,并未立刻开口回答。
约莫过了半盏茶的时间,户部左侍郎肃顺率先开口道,“王爷,还有诸位同僚,如今南方正在平定太平天国之事,西北山西之地又在闹蝗灾,这户部内已经捉襟见肘,若再腾出闲钱来平定云南叛乱之事,哪里还有?”
肃顺乃是户部左侍郎兼领三库事宜,如今朝廷还有多少库银,他自然是最清楚的。
“肃顺,你这话说的不对,什么叫闲钱?难道就任由云南那些乱臣贼子胡乱来吗?那咱们这大清的江山岂不是要拱手送人?”兵部尚书穆荫是个火爆脾气,听到肃顺总说各样难处,顿时上头,不禁怒喝道。
“王爷,我倒是认为可以出兵,不行就由我穆荫带兵前往云南,我不需一年,定会在六月之内彻底击溃回民叛乱。”
怡亲王载垣听到穆荫的话,并未有任何表情,似乎思绪正在打岔,未曾听到穆荫的话。
倒是一旁的郑亲王端华摆了摆手,示意穆荫先坐下,今日本就是来商议,站着说话多少是不大合适的。
“景寿,你也说说。”
郑亲王瞧着一旁正在拿手指头认真抠着屁股下的鹿角椅,心思早不在此间屋的领侍卫内大臣景寿。
景寿也是个武官,他本就对这些事情不上心,见郑亲王问过来,也只好开口道。
“刚刚诸位大人所说,不无道理,但滇地的回民动乱,对云南所地会产生巨大冲击,不镇压定然是不行的。如今朝廷内忧外患,对于这些宵小之辈,唯有以强力进行迅速镇压,也可借此压一压那自号天王洪秀全的势头。”
景寿说的很中肯,就是想借此杀鸡儆猴。如今洪秀全在南方搞得朝廷鸡犬不宁,朝廷军更是疲于应对,此时若能够迅速镇压云南的杜文秀起义军,那也算是给天下人一个警示。
听完景寿的话,在场的诸位大臣都是默不作声。
对于太平天国这个如今横亘在满清朝廷所有人心中的巨刺,他们也就只能逞一逞口舌之利,压根儿就没有任何办法对抗太平军。
从咸丰元年起,这才几年光景啊,洪秀全所率的太平军先后攻破广西、两湘、南京等重镇,几乎大半个南方全然落入太平军手中。
若不是绿营兵、湘军、淮军等在尽力抵抗,恐怕太平军早已打到北京城来了。
“景寿说的好啊,如今咱们呐,得需要一把尖刀来压一压那些南方叛军的气势,不然天下人都会认为咱们大清完了,我的建议也是打,必须要打。”郑亲王端华也开口说道。
“咳咳。”
就在郑亲王端华说完后,一直并未出言的怡亲王载垣咳嗽了两声。
“刚刚啊,你们说的我都听了,无非就是打或者不打,不打的心中那是有百般的困难,打的呢,那是光有一腔的热血。”
“皇上的旨意那是必须要打的,至于什么时候打?怎么打?那是我们今日要来商议的,你们倒好,在这儿吵的我耳朵丝毫听不清,成何体统?”
怡亲王一番话,说的在场的诸位都面面相觑。
“穆荫,你是兵部尚书,且由你来说一说如何平定这滇地的叛乱,说一些实际的,什么你来带兵那些不着边际的话,就不必再提了。”
怡亲王点名下,由兵部尚书穆荫进行率先表议。
“王爷,我这人说话就直,既然王爷不让我带兵,那我就且说一说如何平乱的事儿。”穆荫说着说着,便站起身来。
“诸位大人,虽然这杜文秀所率之回民如今势头正盛,但咱们在云南可还有数万的绿营兵和八旗军,饶是只凭这些,那杜文秀就休想如洪秀全一般作大。”
“我觉得如今唯有以云贵总督、云南巡抚、云南提督等人,组建军队对滇东、滇西等地的叛乱进行逐一清剿。至于军费嘛,那就需要肃顺这边想办法了。”
一旁的户部左侍郎肃顺听的那是眉头紧锁,虽无需再从外派兵,但单是这平叛的花费定然不在少数,诚如先前所言,如今的国库之内,哪里还有空闲的钱财了。
怡亲王听完后,微微点点头。
“穆荫讲的法子倒是可以,只是啊,让军机处下廷寄时,这军费的事情就让云贵总督恒春自行去想办法吧,就说朝廷如今要全力镇压南方的太平军,无旁力协作他们镇压回民起义。”
“不过,有一条,皇上说了必须要在一年之内将云南的事情给平定,完不成的话就让他们自行交付吧。”
在怡亲王说完之后,此次的军事商议便有了最终的结果,下首的诸位大臣都不敢再言语其他,纷纷称是。
很快,从军机处下发的命令从京城出,八百里加急向云南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