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今天吃点啥?6万年前四川人的“食谱”曝光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4 12:44:00    


封面新闻记者 刘可欣 徐语杨 AI制作 何玙 苏佳馨 拍摄/后期 纪陈杰 白凯

在四川,花椒的用处很大:炒、熘、煸、炸……但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数万年前就已经有了花椒,当时的“四川人”会用它做啥?是剑齿象烧烤配野花椒?还是炭烤水鱼佐树莓浆果?

濛溪河遗址的考古发现告诉我们:四川人对麻辣的执念,可能从旧石器时代就写进了DNA。

4月24日,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在北京举行,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群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是继2022年稻城皮洛遗址摘奖之后,四川又一旧石器遗址成功入选这项国家级的考古大奖。

封面新闻联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推出AI+XR创意新闻短剧《今天吃点啥?一份六万年前四川人的“食谱”》,借助XR(扩展现实)、AI技术建构三维场景,以一位“穿越”的考古人的视角,还原东亚古人类生存生活的场景,带你了解远古人类探索世界留下的最原始记录。

濛溪河遗址群第一地点(即濛溪河遗址)的年代为距今约8万-6万年,在此区域发现了一系列国内乃至国际最早的、有关东亚古人类生存生活的遗迹遗存,极为罕见地保存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远古社会,近全景式地呈现出远古人类生活场景。

有趣的是,濛溪河遗址还出土了目前人类遗址中最早的花椒。难道四川喜麻喜辣的基因,从那时候就埋下了?

创意新闻短剧以一颗“神秘的花椒”为引,让考古队员“穿越”到濛溪河畔,接受“系统”布置的任务:写一份六万年前四川人的食谱。

在这里,考古队员看到了古人类如何切割剑齿象,分拣坚果。水中的鱼、天上的鸟、橡果核桃、切割烧火……古人类们“分区作业”,“流水线”完成一道道菜肴。这些动植物遗存的出现,将人类的广谱经济向前推进了数万年。创意视频中展示的,堪称早期现代人第一份完整“食谱”。

如今我们已经进入智慧时代,而这份跨越6万年的对话,正是考古的魅力:人类从未停止追问“我们从何而来”。一颗花椒是古人类埋下的时空胶囊,今天打开,历史的味道跨越6万年,考古人用技术和创意探寻古人类们的生存方式。

这是一份“食谱”,也是一部用石器镌刻、用篝火装订的远古生活图鉴。今天吃点啥?何不与老祖宗们共进一场跨越6万年的晚餐?

制片人 叶建平 周琪
策划 崔燃 谢梦
统筹 曾洁 姜宣凭
脚本 吴德玉 刘可欣 徐语杨
AI制作 何玙 苏佳馨 纪陈杰 白凯
译文 四川国际传播中心
拍摄/后期 纪陈杰 白凯 何玙 苏佳馨
联合出品 封面新闻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编辑 陈雨
责编 王萌
审核 向雷


点亮,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