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从代工到“制造型零售商” 三只松鼠闯关港股 章燎原再布新局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9 00:33:00    

近日,三只松鼠向港交所提交招股说明书,独家保荐人为中信证券,正式开启港股IPO之路。

三只松鼠是国内休闲零食龙头,于2019年登陆深交所。六年过后,公司开启港股IPO,如能顺利登陆港股,三只松鼠将成为首家“A+H”股零食公司。

招股书显示,三只松鼠香港IPO募资金额拟用于加强公司的供应链;加强公司的销售网络及品牌知名度;拓展产品组合及品牌矩阵;用于公司行业价值链中的战略联盟和收购;用于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在经历了两年的低谷期后,2024年,三只松鼠重回增长轨道,营收重回百亿,此间,公司动作频频,入局量贩零食、重构供应链、大力拓展新渠道等。2025年开年,在港股市场持续升温的背景下,三只松鼠趁热打铁,继而发起了港股IPO。

“从经营情况来看,2024年公司财报显示,三只松鼠的调整初见成效。与此同时,国家政策也鼓励企业两地上市。”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道。

从代工到“制造型零售商”

目前,三只松鼠还未披露港股IPO募资金额,但从其投资方向能看出未来发力的重点。

首先是用于加强供应链建设。其称,计划通过在各个主要集约基地建设多品类生产线来建立新的供应链基地并扩大内部生产能力。

具体而言,三只松鼠计划在华东地区新建七座加工工厂,在华北地区新建四座加工工厂,在西南地区新建四座加工工厂,及在华南地区新建六座加工工厂。在境外,计划在越南设立一个工厂,通过采购原材料和参与国际合作来实现规模经济和成本优势。

不难看出,这部分的建设是三只松鼠此次募投的重中之重。

对比前次A股IPO,彼时,三只松鼠的募投金额主要是用于全渠道营销网络建设项目、供应链体系升级项目和物流及分装体系升级项目,重心是在品牌建设、销售渠道等。6年过去了,其战略重点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回望2019年,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对话三只松鼠董事长章燎原时,他还坚定地表示要采取代工模式,彼时公司考虑的是自建工厂的成本和经济性。但这一模式也在越发被重视的食品安全问题面前不断接受着拷问。

也是在前两年的低谷期,三只松鼠悄然布局,先后自建完成了每日坚果、夏威夷果、碧根果、开心果四大核心坚果品类示范工厂建设。时至今日,三只松鼠把自己称为“制造型自有品牌零售商”。

对于供应链的重构,三只松鼠在2024年下半年就多次提及,这是进一步落实“高端性价比”总战略,实现从坚果到零食的供应链制造布局、从单一基地到全国五大集约基地的交付布局。公司希望通过供应链模式创新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实现基于市场需求变化下的产品快速匹配及供应链降本增效,进一步向新质生产力转型升级。

排在募投计划中第二位的是销售网络的建设,三只松鼠表示,会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以及电商平台投放广告;举办各类线下推广活动并投放线下广告;强化线下门店网络。

这也与六年前的募资方向有大不同,从中可看到渠道生态的变化。一方面,短视频平台成为三只松鼠销售渠道的重点,另一方面,线下布局的重要性也被高度提升。

2024年,三只松鼠提出“D+N”(短视频+全渠道)全渠道战略,以短视频渠道为中心打造一批内容大单品。当年财报显示,公司来自抖音系的营收达到21.88亿元,同比增长81.73%,超过天猫系和京东系。与此同时,公司线下营收已经提高至约三成。

新起点、新挑战

在A股上市之前,三只松鼠就是一家网红公司,在电商平台上知名度颇高,上市助推其国民度再度提升。

但此间六年,这家零食企业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2020年,公司营收首次出现下滑,跌破百亿元;2021年,其净利润虽然还在增长,但营收继续微降,被市场认为触及成长天花板。2022年,三只松鼠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两位数下跌,营收跌破73亿元,陷入了更大的困境。

章燎原对此总结为“优势不再”,“早期做电商的时候,三只松鼠是有创新优势的,后来大家都做电商了,还有新电商的崛起,(公司)就必须重构优势了。”

2022年底,三只松鼠快速调整了战略,首次明确公司级核心战略“高端性价比”,这被内外部认为是公司业绩回暖的主因。

章燎原此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强调,“高端性价比”的背后不是把价格搞低了,而是把这件事的成本做得更低了。“低价格肯定不是战略,低成本才是战略。”

从此次募投的重点“供应链建设”来看,同样是在围绕“低成本”做文章。

纵观三只松鼠2024年以来的动作,从新战略的提出,到供应链重塑、加强线下布局、完善新渠道,再到通过收购切入量贩赛道,招数不断,且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此基础上,推出港股IPO计划,不难看出其更大的野心。

其称,此次港股IPO是为了强化“制造、品牌、零售”前后一体化的全面布局,进一步促进公司全球品牌知名度提升及全球供应链体系建设,拓展境外融资能力。

不过,在朱丹蓬看来,目前三只松鼠的供应链完整度不足,在港股市场看重供应链的情况下,公司或会面临一定挑战。

回到零食行业现状,整体竞争激烈,同质化明显。同时,后起之秀不断,量贩零食兴起,盐津铺子(002847.SZ)通过布局零食量贩店,近两年业绩奋起直追;万辰集团(300972.SZ)的量贩零食业务2024年营收超过300亿元;鸣鸣很忙2024年完成了550亿元销售额,在营门店数超过15000家。反观三只松鼠,2024年10月才通过收购爱零食入局量贩零食,且线下是三只松鼠的相对弱项。

章燎原曾在采访中坦言,接下来的硬仗是在线下,他希望未来2~3年扭转三只松鼠营收结构,将线上和线下占比从7∶3调整至5∶5的格局。

此次三只松鼠的港股上市,或许只是新一轮竞争的开启。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