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记者陈秋圆 发自北京 融资难融资贵一直都是制约民营中小微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难点堵点问题。它们资产和财务实力偏弱,如果金融机构无法掌握企业更多维度的信用信息,很难提供充分的融资支持。日前,《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公布,提出推动社会信用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各环节深度融合,其中不少内容关乎中小微企业融资。那么,相关部门如何发力解决该问题?
4月2日,在国新办举行的介绍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有关情况的新闻发布会上,包括国家发改委、央行、金融监管总局的相关负责人回应了目前探索的做法和下一步的工作考虑。

关键涉企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和授权查询,地方探索以信换贷
在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难题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介绍了推进“信易贷”工作,其本质是通过加强政府部门掌握的涉企信用信息共享,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为金融机构提供更加丰富、更加多维度的数据支撑,有效提升中小微企业贷款的覆盖面、可得性和便利度。
李春临介绍,目前,我们已经建立了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在国家层面实现了包括企业登记注册、纳税、社保、住房公积金等74项关键涉企信用信息的机制化归集共享,支持接入平台网络的金融机构经授权查询使用有关信息。他援引一组数据:截至2025年2月末,银行机构通过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累计发放贷款37.3万亿元,其中信用贷款9.4万亿元,有力服务民营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
同时,不少地方在“信易贷”工作中也探索形成了很好的经验做法。李春临举例说,重庆市依托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大力归集涉农信用信息,推动云阳县等试点区域农户“以信换贷”,授信覆盖率从不足10%上升至30%,A级信用户贷款利率从3.55%降至2.75%。再比如,辽宁省大连市依托融资信用服务平台与工商银行开展联合建模,研发线上信用贷款产品,企业无需抵押、即申即批,授信经营主体从3万户扩增至19万户,授信金额由110亿元增加至360亿元。
李春临称,下一步将从提升信息共享质效、优化平台服务功能、强化数据应用和产品开发三方面,继续深入推进“信易贷”工作。在持续扩大归集共享范围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信息归集共享质量。提升平台的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向金融机构提供信用报告和信用评价服务,推动惠企政策通过平台在线办理,对经营主体直达快享。此外,我们建立了国家信用信息归集加工联合实验室,深化关键信息开发利用,支持金融机构开发更多符合民营中小微企业特点的信贷产品;也将指导地方进一步挖掘特色产业数据,与金融机构联合开发细分领域专项信贷产品,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融资便利。
建立资金流信用档案,助中小微企业获首次贷、信用贷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人民银行大力推动现代征信体系建设,在有效防范信用风险、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局长任咏梅介绍,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已建成了全球数据规模领先、服务覆盖面最广的公共征信系统。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信用报告已经成为全面反映信息主体信用状况的“经济身份证”,大量按时还款、履约守信的个人和企业基于良好的信用记录获得了更加优惠、便利的融资支持。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局长任咏梅。
同时,为进一步缓解中小微企业因缺乏抵押担保导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依法建设了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面向社会提供七大类、多种动产和权利担保的统一登记和查询服务,进一步提高担保交易的效率和透明度,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可得性和便利度。任咏梅援引数据指出,截至2024年末,登记系统已累计办理各类登记4400万笔,提供查询服务2.6亿次。
此外,人民银行征信中心还搭建了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该平台已于2024年10月正式上线运行,通过为中小微企业建立资金流信用档案,帮助金融机构为缺乏信贷记录的中小微企业提供首次贷和信用贷。截至2024年末,资金流信息平台已为5600万户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建立了信用档案,覆盖资金流账户8800万个。
普惠型小微企业信用贷占比逐年上升,贷款利率在下降
发布会上,金融监管总局普惠金融司司长蒋平表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给小微企业融资营造了良好的环境,金融监管总局将归集共享小微企业信用信息作为提升融资可得性和便利性的重要抓手。
她介绍,去年10月份以来,金融监管总局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建立了“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组织各地开展企业走访对接,获得第一手的“活情况”。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由各地政府部门依法共享企业的信用信息。许多地区都依托当地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开发了走访、申报、筛选、推送、反馈等一系列的线上模块,大幅提升了走访对接的效率。

金融监管总局普惠金融司司长蒋平。
蒋平援引数据指出,截至2025年2月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3.9万亿元,同比增速12.6%,较各项贷款增速高5.7个百分点。其中,信用贷款余额9.4万亿元,同比增速25.8%,信用贷占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的比重达到了27.6%,较上年同期上升了2.9个百分点,这个比重也是逐年上升的。2025年前两个月,全国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4.03%,较2024年下降了0.33个百分点,2018年以来累计下降3.9个百分点。
她表示,下一步,金融监管总局将推动加大信息共享力度,引导金融机构精准对接,保持小微企业贷款投放力度,提升贷款质量,科学合理确定贷款利率,优化贷款业务结构,加大首贷、续贷、信用贷的支持力度,更好满足守信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